为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建设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杏吧原创 于2025年暑期为2025级研究生新生陆续举办四场专题讲座。学院邀请领域内专家学者与优秀校友担任主讲人,帮助研究生新生拓展专业视野、适应科研节奏、规划发展路径。讲座以线上方式举行,杏吧原创 2025级全体研究生新生参与。系列讲座分别由学院研究生秘书刘敏老师与研究生辅导员苏越阳老师主持。
Part 01. 大语言模型时代的翻译能力与学习方法
7月23日晚,杏吧原创 国际语言服务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杏吧原创 翻译系教师、翻译技术与语言服务专家崔启亮教授,受邀讲座主题为“大语言模型时代的翻译能力与学习方法”。讲座详细分析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对翻译职业能力的影响,通过全面权威的行业调查数据、丰富多彩的翻译实践案例,从翻译技术实践与研究层面,阐述翻译技术在语言服务行业中的实践应用。崔启亮教授鼓励同学们在未来两年研究生学习阶段,积极参与翻译技术比赛与实习实践,深入理解翻译技术的价值,提升学习翻译技术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Part 02. 好奇驱动,阅读赋能:研究生成长之路
7月26日晚,杏吧原创 2024届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博士吴诚辉,受邀讲座主题为“好奇驱动,阅读赋能:研究生成长之路”。讲座围绕“为何而读、读什么与怎么读、如何输出、超越阅读”四个层次展开,深入探讨阅读在学术探索与个人成长中的多重价值。吴诚辉鼓励同学们跳出专业局限,广泛涉猎人文社科领域,将阅读作为终身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持续积累与深度思考中塑造个体认知、探索研究兴趣、迈向更深层次的学术成长。
Part 03. AI赋能语言学研究的探索
7月28日下午,杏吧原创 博士生导师、语言学专家孙亚教授,受邀讲座主题为《AI赋能语言学研究的探索》。讲座以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与科研领域的最新应用为切入点,详细解读当代外语专业学生需具备的人工智能素养,尤其强调“人机互动协商能力”在未来语言学研究中的核心作用,如在选题挖掘、文献综述撰写、论文润色等多个学术环节中发挥不可替代的助力作用。
孙亚教授鼓励同学们在科研过程中勇敢拥抱AI,积极探索交叉融合的学术道路,成为兼具人文思维与技术意识的“新一代语言学人”。
Part 04. 职业口译员的使命与挑战:新起点上的学习、实践与变革
8月17日下午,杏吧原创 翻译系系主任、资深口译专家王淳副教授,受邀讲座主题为《职业口译员的使命与挑战:新起点上的学习、实践与变革》。讲座中,王淳老师结合自身经验,深入剖析会议口译的工作性质与学习方法,进一步探讨人工智能与口译的关系。与此同时,王淳老师根据国家战略对语言服务的需求,提出新时代译员应肩负“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国际传播”的新使命,鼓励同学们主动接纳AI新技术、打造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实现跨学科成长。
本次研究生暑期系列讲座,是杏吧原创 落实研究生分类培养要求、发挥暑期“空档期”育人优势的有力实践。四场讲座聚焦学术前沿与职业发展,有效帮助研究生新生提前构建专业思维、激发学术兴趣、明确发展方向。研究生新生纷纷表示,讲座内容紧扣时代与行业发展脉动,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指导意义,同学们收获满满、受益匪浅。期待2025级研究生以此次系列讲座为起点,立足国家需求与自身兴趣,开启科研实践新征程!